
為強化數位金融資安韌性與科技防詐應用,數位發展部今日正式宣布啟動「防詐實驗室」,攜手玉山金控、金融科技產業聯盟、中華郵政、Google Cloud、LINE 等公私部門合作夥伴,打造橫跨部會、跨領域的科技防詐聯防平台。實驗室設於 digiBlock C 創新基地,未來將視需要進行更多部會協調與技術整合。
數發部長黃彥男指出,數發部自成立以來持續以數位金融安全與科技創新雙軌推動,去年即補助「智慧金融 AI 防詐鷹眼系統開發計畫」,並促成「鷹眼識詐聯盟」,協助銀行利用 AI 模型偵測異常帳戶。此次設立防詐實驗室,則進一步提供資料資源共享、技術驗證與演算法優化等平台,提升可疑帳戶與異常交易的即時偵測能力,實現第一時間攔截詐騙風險。
在記者會現場,玉山金控同步介紹「金融無塵室」專案成果,已於第一季完成與中國信託、中華郵政的跨機構實驗合作,驗證防詐聯防的可行性。未來,實驗室將與 Google Cloud 展開進一步技術合作,導入圖計算與行為比對等進階 AI 技術,推動更多創新應用落地。
面對媒體提問「防詐成效預期能降低多少損失」,數發部強調,詐騙攻防如同「永無止境的對抗」,很難以量化成效預估,但明確表示會持續透過資料整合與異常金流追蹤,提前發布警訊、快速攔阻風險,逐步建立可視化的防詐儀表板,讓民眾與政府部門能持續掌握成效趨勢。
數發部也說明,「追金流」將成為打詐關鍵路徑,過往由於詐騙集團利用多家銀行轉帳洗錢,導致單一機構無法有效辨識可疑資金流向。透過聯盟機制將多家金融機構數據匯流分析,即可掌握跨行資金異動模式,並在發現異常時即時通報、介接檢警系統阻止資金外逃。
目前聯盟成員除玉山金控、中信金、中華郵政外,也正在洽談擴大納入其他金融機構。數發部表示,雖然目前仍無法可強制銀行加入,但將透過標示參與聯盟的「可信任 Logo」機制,鼓勵民眾優先選擇導入防詐技術的金融機構,以促成市場自發性壓力與正向循環。
至於聯盟的下一步,官方透露將展開「第二階段擴大參與」與「第三階段跨業合作」,已有包含螞蟻、博克奧等企業受邀參與。未來將不限於金融業者,凡能提供資料、算力或技術支援者,皆可望成為聯防一員。數發部強調,唯有拉高詐騙成本,讓臺灣成為「詐騙無利可圖的環境」,才能真正削弱詐騙產業鏈的根基。
(首圖來源:科技新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