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金流工具日益多元,不具名、易取得、轉手性高的支付方式,近年頻成詐騙集團濫用工具,從電子錢包、虛擬貨幣到遊戲點數都難倖免,遊戲點數因取得便利、儲值門檻低,更時常參與詐騙案例。
警方公布過案例,常見手法包括假扮客服誘導儲值、冒充親友要求代購點數,或發送不實連結盜取帳號,或是透過遊戲結識受害人,彼此在遊戲外,利用社群帳號互加好友,誘使受害人購買遊戲點數序號並交出序號,讓玩家在不知情下損失財物。
「對遊戲公司來說,支付管道不是愈多愈好,而是愈穩愈安全。」業者指出,當點數金流被用於詐騙,不只玩家受害,也可能損及品牌信任與形象。因此部分業者選擇「自建支付防線」,希望從源頭強化風險控管。
遊戲業搶攻支付戰場,提升便利與資安並重
智冠旗下的MyCard是台灣最大的數位內容支付平台,橫跨台港澳、中國、東南亞與南美市場,整合超過百種支付工具,並與四大超商、電商平台合作。玩家可以電信帳單、信用卡、Apple Pay、LINE Pay、街口支付等多元方式儲值。目前MyCard平台合作遊戲高達2,400款,iOS與Google暢銷榜前30名中,超過七成與其合作,市占穩固。
為強化資安,智冠表示,於去年導入FIDO國際驗證標準,支援指紋與臉部辨識,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積400萬次生物驗證。
大宇資訊則於2021年入主紅陽科技,藉由掌握50.2%股權切入支付市場,強化金流控管與數據掌握。紅陽科技總經理黃懸德指出,因應資安與洗錢風險,目前僅承做自營遊戲商與平台的點數儲值,未涉代儲與代理點數販售。
黃懸德透露,儲值通路超商占比最高達45%,其次為信用卡20%、電子支付15%、電信付款10%,顯示消費者依賴通路便利與熟悉的支付工具。
橘子支付則為遊戲橘子集團旗下專營電子支付機構,所有儲值與代收付款業務均由信託銀行監管,開業至今用戶達60萬人,除遊戲相關外,服務涵蓋超商、交通、繳費與6大娛樂消費場景,強化支付滲透率。
街口事件引發支付風險疑慮,遊戲金流備援受矚目
隨著街口支付受母公司與泰山股權交易糾紛、法院查封事件波及,金管會日前表示,街口支付近期都有回報業務狀況,營運逐漸恢復穩定。但引發各界對支付工具風險的疑慮,也讓遊戲平台的金流備援機制受到關注。
智冠表示,若支付工具異常,MyCard會即時下架該選項,並公告替代方式;由於MyCard並非電子支付業者,而是數位內容點數平台,無法收受用戶預先儲值的現金,所有點數卡由銀行提供履約保證,若更換金融機構,也會由接續機構承擔。這樣的設計,視為降低金流風險的重要保障。
黃懸德認為,街口事件因金管會已公布並非系統異常或消費者、商家資金履約事件,因此不存在支付備援及維持點數購買不中斷的議題。
他說,如果真的發生街口電子支付遭主管機關廢止許可資格,所有遊戲平台或遊戲公司,都有串接多種支付工具,含銀行、其他電子支付或第三方支付金流公司,也都會提醒無法使用街口支付,請改用其它支付方式;遊戲玩家不急於儲值情況也可至實體通路購買遊戲點數卡,遊戲玩家仍可維持儲值點數不中斷,影響甚微。
此外,橘子支付強調,身為經金管會核准的專營電子支付機構,所有資金業務皆經信託銀行監管,有別於第三方支付公司,風控設計更完整。
遊戲點數好買也好騙?產官聯手破局詐騙
金流備援與點數安全雖是業者關注重點,但在快速演變的詐騙手法下,消費者自身的警覺依然是最重要的防線。業者私下評論「畢竟,一次錯誤的儲值行為,都可能讓人陷入金錢損失與帳號風險」。
商研院國際數位商業研究所所長戴凡真指出,「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支付工具,尤其是與博弈、遊戲點數掛鉤的平台,這些常成為洗錢或詐騙集團的工具。」選擇熟悉、有品牌、有規模的支付業者,才能降低風險。
為有效控管遊戲點數詐騙風險,數發部表示,數位產業署2022年起推動多項具體措施,包含點數業者端導入不定期OTP驗證機制、線上遊戲端會監控異常情形、四大超商端依營業額規模進行限額並設置警語,線上客服端也增加客服處理人力等。
數產署指出,另外輔導重點業者像是遊戲橘子Gash推出延遲入點與線上鎖卡機制,智冠的MyCard也有線上鎖卡機制。截至今年7月已凍結異常帳號數逾1萬7,636件,攔阻總金額逾新台幣2億780萬元。遊戲點數詐騙案件數由最高單月1,600件降至今年6月約100餘件,整體來看已有實質成效。
此外,數產署說明,2022年8月起跨部會聯防機制,定期邀集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、台灣高等檢察署、內政部刑事警察局、五大遊戲點卡業者(智冠、樂點、競舞、網銀、雷蛇)召開聯防會議,共同合作阻詐。
(作者:何秀玲、蘇思云、江明晏;首圖來源:Unsplash)